关注美食食疗食补食方可查询下面疗方
感冒、咽炎、鼻炎、口腔溃疡、口臭、上火、近视、弱视、抽筋、失眠、晕车、狐臭、脚气、灰指甲、咳嗽、打嗝、哮喘、发烧、腹泻、痔疮、打呼噜、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劲椎病、风湿、痛风、肾虚、补肾、壮阳、调理脾胃、胃病、胃痛、腰痛、牙痛、头痛、背痛、腹痛、腿痛、肝病、养肝、乙肝、便秘、白发、脱发、胆结石、肾结石、脑出血、高血压、血栓、糖尿病、心脏病、中风、昏迷、前列腺炎、气血虚、贫血、补血、怕冷、手脚冰冷、体寒、湿气、妇科 、坐月子 、月经不调、痛经、暖宫、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安全期、避孕、不孕、更年期、养生、减肥 、瘦腹、瘦腿、水肿、排毒、便秘、甲减、美容 、过敏、痘痘 、祛斑 、美白、逆龄、丰胸 、酸碱食物、食物属性、蔬菜搭配禁忌、中毒、解酒、戒烟、小儿发烧、小儿腹泻、夜啼、小儿常识、早餐、中餐、晚餐、秘方...更多!
什么是胆结石
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胆结石病因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结石在亚洲十分常见,感染源可能归咎于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胆结石患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好发于女性。育龄妇女与同龄男性的患病比率超过3:1,而七十岁以后则下降到2:1。怀孕、肥胖、西化的饮食、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另外,人种因素亦与发病相关,如美国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过75%,是全球胆石最高发的人群。
1983~1985年对清热八味散我国26个省市11342例胆石患者调查显示,胆石的分布、类型与地域、饮食、职业、感染相关。在饮食习惯中,凡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其中任何一类吃得多者,其胆囊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较高,而普通饮食或蔬菜吃的多得则胆管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增高。城市胆管结石:胆道结石约为3~5:1,农村为15:1。职业中职员胆囊结石接近70%,胆管为20%;工人中胆囊结石接近60%,胆管为30%;农民中胆囊结石仅25%,胆管占65%。胆固醇结石73%在胆囊,17%在肝内外胆管;胆色素结石62%在肝内外胆管,27%在摇T诿拦加?0%~20%的男子和20%~40%的女子患胆石症,后者每年造成约10000人死亡。因与胆石有关的疾病而每年都有50多万人的胆囊被切除,其费用超过60亿美元。
造成胆结石“重女轻男”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喜静少动。
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清热八味散了条件。另外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淤滞,促发结石形成。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多。
2.体质肥胖
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嗜好的直接成果就是身体发福,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岁以上体胖女性,是胆结石最高发人群,此时,女性雌激素会使得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
3.不吃早餐。
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4.多次妊娠。
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则大大增加,而多产妇女发病率则更高。
5.餐后零食。
现在我国很多家庭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家人吃完晚饭后,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聊天边看电视。这种餐后坐着吃零食的习惯可能是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6.肝硬化者。
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则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7.遗传因素。
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更经常产生。美国西南部的当地美国人患胆固醇胆石症的危险性很大(>80%),这一点似乎包含一种遗传因素。
胆结石食疗方
1、气滞型:佛手柑粥
对于气滞型的胆结石,可以用佛手柑粥。也都是很简单的,佛手柑30克,粳米60克,冰糖10克,这个三味就好了。佛手柑能够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粳米能够和胃,然后就能够调理好气滞型的胆结石。
气滞型的症状就是胆痛,阵发性地、一阵阵地痛。我有看到过胆结石急性发作的人,非常痛。如果预先知道,调理一下,应该就是能够减少病苦。
2、湿热型:青萝卜菜
湿热型的症状是口苦,咽喉很干,并且大便很干结。方法也就是用青萝卜菜,青皮的萝卜250克,因为它能够理气、降气、疏肝利胆,加点水,连汤吃下去就好了。
3、脓毒型:玉米须消炎利胆茶
脓毒型的症状,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胆结石,发作的时候是身体高热,或者是寒颤,好像以前说的打摆子一样,受疟疾一样,然后甚至于神智不清。对于这一类的,要能够预防的话,就是用玉米须消炎利胆茶就可以了。玉米须30克,蒲公英30克,茵陈30克,白糖30克,这么四味就可以了。因为玉米须和蒲公英都能够利胆退黄,清热解毒,都能够对我们的胆是有利的;茵陈也是能够利湿退黄,退黄疸。我们藏药里面有一种八味茵陈散,可以治肝病,也可以治胆病,都是运用这个茵陈的药性。
并且有胆结石的人,如果以前有一个毛病,不吃早餐,这个是容易有胆结石的,所以一定要改过来,一定要吃早餐。有些人他不是过午不食,他是早上不食,中午第一餐,晚上第二餐,半夜第三餐,早上不吃东西,其实这个是不好的,久了以后,是容易有胆结石的。
我们平时可以很简单的,用一点玉米须须熬汤喝,泡茶喝,其实都是可以的,都是能够对胆结石的治疗有帮助的。乃至于说如果是能够喜欢吃苦瓜,也是有帮助的。那些胆囊炎,比较适当地多吃一点苦瓜,也是有帮助的,因为苦瓜能够养血、润肝、润脾补肾、清热利湿,所以能够治疗这种肝胆湿热型的胆囊炎。
胆结石患者如何通过饮食调理?
1.热能供给量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要降低热能摄入量、减轻体重;
2.膳食内容,急性发作期可给予以碳水化物为主的低脂流食,如米汤,藕粉,过滤菜汤等,待症状缓解后可改为低脂半流质膳食。慢性胆囊炎,可按低脂软饭或普通饭供给;
3.碳水化合物为热能的主要来源,供给要充足;
4.膳食中食物宜采用蒸、煮、炖的方法为主,忌食过多的油炸、生冷、刺激性大的食品;
5.脂肪供给量要限制,限量多少视病情而定,一般为每日20~40克。缓解期适当放宽,每日约50克左右。胆固醇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减少胆固醇结石的产生。严格控制动物内脏、肝肾、鱼子、蛋黄、肥肉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摄入;
6.蛋白质按正常需要量供给。维生素供给量要充足,尤其是维生素A、D、E、K,可适量用药物补充。
当然了,饮食调理可以缓解疾病的症状,改善不良反应,甚至是防止疾病恶化,但是治疗疾病切不可单靠饮食。一旦被检出胆结石,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严重的一定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好了,祝大家都能身体健康,永远不需要找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