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周期或经量的异常往往提示身体状态的变化。一位28岁的职场女性因连续3个月经期紊乱就诊,检查发现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异常升高,最终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个真实案例提醒我们,月经不调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信号灯。本文将系统解析月经不调的检查路径,帮助女性朋友科学应对健康警报。
一、初诊评估:从问诊到基础检查
医生首先会通过详细问诊了解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周期规律性、经期天数、经量变化(如卫生巾更换频率)、伴随症状(痛经、异常出血)等。同时会询问避孕方式、手术史、药物使用(如抗凝血剂或激素类药物),以及近期是否存在剧烈运动、体重骤变或精神压力。
体格检查包含:
1. 全身评估:观察毛发分布、体脂比例、甲状腺是否肿大,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或甲状腺疾病体征
2. 妇科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解码激素密码
1. 性激素六项(月经周期第2-5天检测)
2. 甲状腺功能筛查
促甲状腺激素(TSH)异常可直接影响月经周期,约15%的月经紊乱与甲状腺疾病相关
3. 扩展检测
三、影像学检查:透视生殖系统
1. 超声检查(三种方式)
2. 进阶影像
四、特殊检查:精准锁定病因
1. 宫腔镜检查
直视下观察宫腔形态,同步进行内膜活检,诊断准确率高达98%,尤其适合反复异常出血患者
2. 基础体温监测
连续测量清晨静息体温,绘制曲线判断排卵情况:双相曲线提示有排卵,单相曲线常见于无排卵性功血
五、检查时机选择指南
| 检查项目 | 最佳时间窗 | 注意事项 |
|-|-||
| 性激素六项 | 月经第2-5天 | 空腹、上午9-11点采血 |
| 黄体功能评估 | 排卵后7-8天 | 结合孕酮水平判断 |
| 超声检查 | 月经干净后3-7天 | 异常出血者可随时检查 |
| 宫腔镜检查 | 月经结束至排卵前 | 需避开急性炎症期 |
六、就医决策树
1. 偶发1次异常:记录2-3个月经周期,观察生活调整后是否恢复
2. 持续3个月异常:立即进行基础检查(性激素+甲状腺功能+超声)
3. 伴严重症状:突发剧烈腹痛、大量出血(1小时浸透1片卫生巾)、晕厥等需急诊处理
七、检查前准备清单
月经不调的诊断如同侦探破案,需要层层排查、抽丝剥茧。一位34岁患者通过宫腔镜发现内膜息肉,切除后月经恢复正常——这印证了精准检查的重要性。建议女性建立月经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妇科体检,让疾病无所遁形。